粒粒粮食粒粒情
阅读:1120
2024-11-05 12:36:34
来源:patent.com.cn
作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中心
粒粒粮食粒粒情
来源:国知局作者:发布时间:2023/10/12 9:43:26
——运用知识产权减少粮食浪费采访纪行①
开栏的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一粒粟”到“万颗子”,需要经历无数人的辛勤劳作和漫长的时间积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在全民、人人有责。即日起,本报开辟专栏“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沿着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脚步,探寻知识产权工作在减少浪费中发挥的作用,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
从农资站的一袋种子到孙女手里的一口棒面儿饼子,82岁的鹿春生老人走了135天、870公里路。
9月22日是农民丰收节。对于辽宁省盖州市沙沟村的鹿老爷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休息的节假日。国庆假期一过,家里十亩地的苞米(玉米)就要收获了。花粒成熟期的关键阶段,稍有松懈可能就会让半年的辛苦付诸东流,因此不能有丝毫马虎。
向土地要粮食
鹿老爷子今年种的是“丹玉405号”玉米。这种玉米种子来自邻市丹东,由丹东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是丹299和M9-2一代杂交而来的植物新品种,出芽率高、出籽率高,穗棒粗大,籽粒饱满,少秃顶,具有高抗茎腐病和瘤黑粉病的特性。其粗蛋白含量9.39%,粗脂肪4.86%,赖氨酸2.3ug/mg,粗淀粉71.47%。口味更好,营养价值更高。
在老鹿家附近的县农资站,各色粮食种子琳琅满目。就拿玉米来说,有本地的“乐营”,有全省各地普适的“辽单”,有外地来的“登海”……最多的还是“丹玉”。目前,全国6大骨干玉米自交系中,有一半拥有“丹玉”的“血缘”,“丹玉”杂交种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1/3。除了长得好、产量大,“丹玉”还有很多稀植种,种植行距大,机械大规模收割时可减少损耗;每穗上籽粒排布均匀,机械脱粒损失率小。这些特点让“丹玉”在机械化种植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更受农民青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粮食收割环节的损失非常突出,有些地方机械收割损失率高达一成,玉米的机械化摘穗漏摘率居高不下,往往需要人工补充收摘,用“笨办法”减少粮食浪费。如何兼顾效率与节约,成为近年来育种工作者们耕耘的重要领域。
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王作英,正是推动“丹玉”和其他品种玉米经受住机械化种植的考验、减少粮食浪费的“大拿”之一。这些年来,她一直在为提高种子质量标准鼓与呼。
“过去玉米播种往往是人工密集条播,种子数量消耗大,出芽后还需要间苗,存在大量浪费。如今大多数种植玉米的农民已经用上了机械化的单粒点播技术,用更少的种子得到更大的收获。”王作英告诉本报记者,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和越来越先进的育种技术,让玉米种子的出芽率普遍能达到90%以上,但我国玉米种子出芽率标准仍是多年前的85%。人工“广撒网”让不高的出芽率仍能获得可观的出苗情况。虽然单粒点播节约了种子,但如果种子质量跟不上,反而总的出苗数量少,白白浪费了省下的资源。于是,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一直在呼吁提高玉米种子出芽率标准,引导玉米育种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减少粮种浪费、节约粮食资源。“粮种应当汰劣留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王作英说。
鹿老爷子不懂这些高深的东西。对于家里只种几亩地的他来说,用机器“不值当地”(不划算)。亲手一棒棒不遗漏地“劈苞米”(摘玉米),才算为四个月来的辛苦画上句号。他也去山那边有大片田地的亲戚家看过,收水稻、收小麦用的是“东方红”。不是他年轻时人民币上印着的“东方红”手扶拖拉机,而是粮库派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收获机,稻麦收割下来就直接翻转进车斗里,直接称重收购入粮库,收割、入仓时间比人工大幅度减少,有效避免收获时节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今年受疫情影响,鹿老爷子好久没走亲戚了。电话里听种小麦的亲戚说,现在收获机后面要跟着两拨人。一拨是“地主”,人工捡拾收获机遗漏、碾压过的麦穗。尽管品相不够好,但扛过两场台风、一场洪水之后,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一粒也不舍得浪费。另一拨不是本村的,跟在机器后面拿着工具比划、记录、谈论着什么。后来才知道,那些人是省里和厂家派下来研究的。这些工作人员亲自走下田间地头,实地研究如何改进机械技术,如何优化种植方法,减少收获浪费。毕竟,机器的指缝间漏下的不是报表上冷冰冰数字,而是无数个家庭用双手从土地里,一点点挖出来的生活。
用粮仓造良田
离收获还有十几天,除了田里的活计,鹿老爷子还在有条不紊地扎粮栈。家里场院大,十亩地差不多7000公斤湿玉米(含水量在20%以上的新鲜玉米),一半收下来直接运到收购站卖掉,剩下的攒着到年后价格上涨的时候再卖个好价钱。
粮栈扎起来并不难。用向日葵秆、高粱秆或玉米秆打成帘子,围成直径一米的筒状,等收下来玉米穗,一根根小头朝里填装就行了。这种离地棒储方式是这几年县里来技术员一家家推广起来的。过去,农村仓储设施不完善,农民收获玉米就堆放在地里,以为冬天温度低可以长久保存,结果下一场雪就损失厚厚一层。这种“地趴粮”在东北地区每年造成粮食损失高达收货量的10.2%,超过1000万吨。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粮食产后减损技术应用,粮食仓储环节损失明显降低。去年各地粮食部门在全国为农户试点配置了近1000万套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的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6%,减少粮食“浪费”11.5亿公斤。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350亿公斤,这一数字超过了四川全省年产粮总量。跟浪费掉的惊人数字相比,一点点耕种、一株株培育、一颗颗收获中的辛劳付出,似乎太过渺小。从浪费中“开垦”、向损耗要“良田”,成为这些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鹿老爷子种的玉米要卖给中储粮营口库。在这里,中储粮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气气调”和“内环流控温”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应用。
中储粮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减少储粮环节中的粮食损耗,中储粮综合应用了多种储粮技术,获得储粮相关专利388件。其中氮气气调技术专利是通过制氮设备将仓内氮气浓度提升至98%时,减弱粮食的呼吸代谢作用,有效保持储粮的新鲜,被誉为“粮食储藏的一次技术革命”。内环流控温技术专利则在北方地区应用得更加广泛。冬天通过合理通风逐步把粮堆平均粮温降到5℃以下,将冷气储存在粮堆内部,让粮堆成为一个巨大的冷源,夏天则通过粮堆底部的环流风机将粮堆内的干冷空气抽出吹拂粮面,冬冷夏用,自给自足,让粮堆做自己的“绿色空调”。截至2020年7月,在所有库存的中央储备粮中,氮气气调技术应用规模已达到271万吨,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规模达到2169万吨,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8%。
同时,中储粮集团还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张“粮食物联网”。在中储粮集团总部,可通过遍布所有中央直属粮库的数万个监控探头和数百万个粮情传感器,实时监控所有直属库从库区作业到任一仓房内粮食储存状况。通过布设在粮堆中的传感器,每栋仓房的粮食温度、湿度可以被实时采集、分析、预警,成为名副其实的粮库管理“千里眼”。每一粒粮食都能知来路、明去处。目前,中央储备粮的储存损耗率从4%降低并控制在1%以内,每个储藏周期减少粮食损耗达到150万吨以上,相当于300万亩良田一季的产量,宜存率从成立之初不到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静态储粮过程成为了无形的“良田”。
十月中旬快要来临,即将结束135天玉米耕种周期的鹿老爷子,将坐870公里的长途车去北京看孙女,送去新收获的玉米磨的粉。在过去,这新鲜的粮食是最好的礼物,就是《红楼梦》里的富贵人家,收到农户送来的地里新鲜粮食,也难掩欣喜。现在,发达的储存技术让新鲜粮食的流通变得不那么稀奇了。
孙女让他别折腾了,在北京哪有什么粮食买不着。2019年,中国的土地上长出了6.64亿吨粮食,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24.4%,种类繁多又价格低廉。“送的不是棒面儿,是爷爷。”视频通话中,他对孙女说。(知识产权报 记者 孙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