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布17项任务加速专利产业化

阅读:1119 2024-11-05 12:46:49 来源:patent.com.cn 作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中心
为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着力把湖北打造成为链接全国、辐射全球的知识产权交易转化枢纽,湖北省政府日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结合湖北省实际,制定《湖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下称《实施方案》),目标到2026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推进专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在解读《实施方案》时指出,湖北创新资源富集,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方阵。丰富的科技成果、专利资源、服务平台为专利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湖北省正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利于进一步打通专利转化堵点、激发转化动力,不断增强战略支点的创新驱动力和支撑力。长江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02.24亿元,在全国排在第三位;武汉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98.43亿元,同比增长62.23%,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今年1-7月,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3345.5亿元,同比增长34.3%。《实施方案》提出的整体目标为:到2026年,湖北省涉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10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力争达到5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实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实施方案》从四个方面提出17项具体任务,要求优化专利供给质量、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体系、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生态。同时还需强化组织保障,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统筹协调,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向专利转化运用。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要求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各地开展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混合质押;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贷款,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研发和技改提供融资支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四个方面推动专利产业化在优化专利供给质量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优化专利审查“绿色通道”等3项任务。要求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存量有效专利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入库,2024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坚持以“用”为导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各类创新平台,开展“订单式”研发。新建20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高价值专利。在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发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作用、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建好用好中试平台、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优化专利转化激励政策等6项任务。要求筛选500家以上具有技术研发能力和专利产业化基础的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入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培育样板企业。每年新建10家以上高校院所专利转化基地,推动专利转化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全面开展专利产品备案,2025年底前实现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中试平台,纳入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支持范围。围绕湖北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按市场化机制建设20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聚集专利转化要素、畅通专利转化渠道、加大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拓展专利转化服务功能等5项任务。要新增2个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4家专利产业化成效明显的大学科技园,实现创新元素与产业要素深度融合。每年以“揭榜挂帅”形式组织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构建专利转化运用良好生态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专利转化运用人才、深化知识产权开放合作等3项任务。到2026年,湖北省累计培训知识产权管理人员4000名以上。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制度型开放,推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加强知识产权跨境贸易服务。(记者 徐靓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