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 攻坚克难 税务部门全力支持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阅读:1123
2024-11-04 13:41:39
来源:chinatax.gov.cn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揭牌运行。自此,先行先试的新风从这座“开放之城”吹拂向全国各地。十年时间,党中央先后设立上海、广东、辽宁、海南、山东、北京等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十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围绕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推出系列基础性、开创性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今年主题教育期间,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各自贸试验区驻地税务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以税务笔触书写着支持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担当答卷。
在这里,税费政策转化为了发展信心
自贸试验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和18.6%的进出口总额。
面积不大的土地上何以迸发出如此强劲的发展活力?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刘蓉谈到:“作为发展的助推器和增长极,自贸试验区无论是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还是在推动先进产业聚集方面,都需要也有着完备的政策支撑,其中支持科技创新、护航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等方面的财税政策体现得非常明显。”
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隆隆”的轰鸣声穿透繁忙的泸州港,一艘艘满载集装箱的货轮起锚开航,强劲的马力卷起千层波浪,“来来往往”的发展故事每天都在这里演绎着。今年1至9月,泸州港完成外贸集装箱4.68万标箱,同比增长9%。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是增长背后的推力之一,以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的延续性优惠政策为例,这里的很多企业都能从中获利。
四川港投川南港务泸州港财务金融部部长代彬把发展看在眼里,把“减税账”装在心里:“上半年,我们泸州港享受房土两税减免64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节省下来的税款主要用于5G智慧港口和物贸集散中心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承载能力,也增添了我们的信心,继续拓展外贸业务。”
除了减税,出口退税、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在减轻资金负担、拓展外贸业务、延伸海外触角等方面为自贸区里的企业们增添着信心。
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税务部门设立了“自贸区税收服务站”,为企业提供覆盖税费咨询、辅导、援助的“一站式”服务。自贸区里的重点企业——河南汴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在申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有很强的获得感。“税务部门针对我们公司出口模式进行针对性政策辅导,三年来我们公司享受了近2000万元的出口退税,为加速拓展业务带来了信心和动力。”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慧君说。
翻开各地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蓝图,打造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这样的话语写在目标计划里,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在各地自贸区拔节生长、聚链成势。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企业才能够放开手脚去做,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路上,税务部门始终靠前行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的岳阳高澜节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唐洪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而流动资金是企业持续创新研发的关键所在,公司去年快速享受的近900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有效整合资源、加快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这里,服务举措垒筑起了宜商高地
“我们携手区发改局、投促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建立自贸区重大平台、重点项目服务团队,从项目落户、政策享受、快捷办税、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入手,为企业提供全过程、一站式跟踪服务,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谈起服务自贸区发展的具体工作,广东省南沙区税务局香港籍青年干部,同时也是自贸区重点项目服务团队的黄梓威如数家珍。
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基础工程,也是关键工程。纵观各个自贸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已是制度上的“标配”。近年来,各自贸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题目做着“加减乘除”——简并事项办理流程、降低企业准入准营门槛、提升诉求响应质效等具体工作举措纷纷写入各地方案并逐步落实。
税务部门连续十年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与自贸试验区十年的发展之路同频共振,一项又一项直面问题难点、直击发展痛点、直抵企业“神经末梢”的税务服务举措,在自贸区里踩出一步步深刻而又坚实的足迹,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持续激发着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活力。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创新政协委员税务服务模式,联合地方政协成立政协委员税务服务工作室,搭建深入企业、联系企业、服务企业的协商议事平台,努力当好服务“排头兵”。统计数据显示,该局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64次、走访企业122家、收集社情民意245条、推出经济税收课堂6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个。
在天津港保税区,当地税务部门在主题教育期间持续创新惠企便民办实事举措,积极配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首创离岸贸易“天津模式”,以“津税通”征纳互动平台为主要载体,为企业安排服务专员,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做到“企业一吹哨,服务马上到”,着力构建与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相衔接的税务服务模式。
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税务部门打出这样一套优化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成立“税事通工作室”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线上服务;推行“无税不申报”,实现17项税(费)种“无纳税义务即免零申报”;试点财税库银横向联网,首次实现东北自贸试验区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依托“税管家”为2万余户次企业创建“标签”,定向推送政策月均4万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春风化雨,各项举措落地变成了一串串数字,写就一张张成绩单:2022年第三方调查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由2012年的79.7分提高到89.2分。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显示,税费缴纳便利度连续3年成为政务环境评价中满意度最高的事项。
如同“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营商环境水平如何”,自贸区里的企业和企业家感知最敏锐。“自贸区办税效率高”“税务部门对自贸区企业服务到位”“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些几乎是受访企业的共识。
在这里,改革试点成长为了制度硕果
自贸试验区里,新的元素在不断涌动,新的制度在不断创造积累。
十年来,各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全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放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在自贸区的“试验田”大胆试、大胆闯,国家层面先后总结提炼了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包括“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在内的6项金融开放领域制度创新赫然在列。
“‘敢为人先’是自贸试验区的鲜明标签,我们处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敢为人先’也是我们的标签。”据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税务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工作中大胆往前探路,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国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三证合一)便是从他们那里发出。
税务部门制度创新的“良种”在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的改革开放稳健又有强大的积厚优势。上海市税务局乘着改革之风,试点增值税发票无纸化管理、申报一体化管理等36项征管服务改革举措,今年又进一步总结提炼了聚焦推进税收政策落实、加快智慧税务转型的税收征管服务措施“新10条”,推动制度创新走向深入。
在东南沿海,除开在商事登记制度上的率先改革,福建税务部门还在两岸融合上先行先试,推出《关于进一步激发台商创新就业新动力的税收举措》,以20条税收举措支持台胞创业就业,率先实现对台职业资格采信,允许具备台湾会计师资格的台胞经备案后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内从事涉税专业服务。
将视野看向西南,四川省税务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打造了离境退税数字人民币办理模式,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在今年大运会中为无数外国运动员和游客带来了便利。同时还打造天府中央法务区税收法律服务中心,为四川自贸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涉税法律服务。
在祖国东北,辽宁税务与海关、商务等六部门联合建立“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15国税制咨询、快捷办理“原产地证书”等便利服务;与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信息核验,形成跨境电商核定征收白名单,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健康成长。
一系列突破性实践深入开展,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在深耕自贸区发展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积极彰显主观能动,发挥税务职能作用,提供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税务实践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税务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积极探索税收支持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助推自贸区制度创新蹄疾步稳、重大项目强势集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红利加快释放,为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贡献税务力量。